第(1/3)页 -裴明修篇。 裴宴之和香凝成婚时,裴明修还远在岭南。 事到如今,裴宴之早就不在乎裴明修做过什么了。 他也没拦着裴明修回上京。 不愿意回去的,是裴明修自己。 岭南这个地方,民风淳朴,百姓未得教化,反而多了几分真心。 自小在大宅院长大,受尽旁人冷眼,他反倒是觉得这个地方好。 裴恒出生时,董妍给裴明修写了一封信。 大抵是如今裴家子嗣凋零,能记起来的人也寥寥无几。 董妍说,裴宴之同意让裴明修入裴家族谱了,将来他也是裴家子弟。 等到将来百年之后,也不至于孤苦无依。 裴明修回了董妍一封信。 ‘身似浮萍,百年之后只归天地。’ 他在岭南待的挺好的,这里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,人与人之间,都是可以敞开心扉的。 后来裴宴之亲自修书一封过来,末了还捎来些东西,是香凝准备的。 他们知道他在岭南过得好,也没劝他回家。 此后数十年,裴明修没有娶妻,反而是致力于岭南的经济发展。 香凝赠他的是几株果树,而岭南气温湿润,倒是很适合栽种这样的果子。 不过短短几十年,岭南就大变样。 裴明修也因为引进有功,被皇帝封为了岭南太守。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,至少裴明修觉得自己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。 是垂垂老矣,暮霭之年,想起来这一生,也是有话可说的。 他亲手种下的橘子树,一年比一年甜,种满了整个岭南。 -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