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不过却也很快醒过神:别的女生有的,我老婆也得有!不就是告白吗,简单! 他心里很快有了主意。 …… 九点,林骁开车送两个女孩去机场。 韩希熙对他很依依不舍,但当着嘉嘉的面又不好表现出来,一个人颇为落寞,被林骁揉了揉头发才有所缓解。 送完两人,林骁又把车开回了吉利花园。 然后坐地铁回到天澜苑。 从床底下翻出吉他,闻着家里韩希熙留下的气息,边弹唱边回忆,为希希下周《歌手》舞台写出了一首歌。 一首能帮她取胜,又向她告白的歌。 歌词里还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,简直是地狱级别! 画完曲谱,在右上角签上“马尧”两个大字,然后就发给了曹元智。 做完这些,已经是下午四点多。 他关好家里门窗,就打车去了高铁站,坐高铁回到安阳县老家。 第二天上班。 秦正刚心情很不错,班子会上就直接宣布喜讯:“一早接到马县长电话,说是咱们关于增设高速出入口的请示,交运局那边已经批了,批文已经到县里了!” 贾明路很是吃惊:“这么突然?之前不是说不给批吗?” 秦正刚点头道:“具体细节我也不清楚,反正就是给批了,而且马县长说,市交运局现在对这个项目很支持,建设资金全部解决了,所以批文才会下来得这么快!” 这话一说,桌上众人都很振奋,都拿眼睛去瞄林骁。 其实一开始提出要增设高速路口的时候,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。 一是因为潮白镇的地理位置很尴尬,距离安阳县和宁海的西光县都很近,两边走都可以在三十分钟内上高速,实在没有建高速口的必要。 第二,自然是因为潮白镇只是一个镇,人家市交运局吃饱了撑的才会拿你一个镇子的问题当回事! 可大家万万没想到。 这请示竟然批了,而且批复得这么快,流程走得这么顺利! 大家都知道,这完全是林骁的功劳。 却又都不知道,他除了写了这篇请示以外,私底下还做了很多努力! 只是这些事现在也没必要多说了。 秦正刚看向林骁,眼神里满是愉悦和欣赏,现在对这个年轻副镇长的能力是彻底放心了。 “林骁,高速口是你一力主张要建的,现在批文已下,应该很快就要动工了!” 秦正刚语气坚定,充满信任,问道,“下一步,你打算怎么干?” 林骁也不藏着掖着,直接道:“秦镇,还是像我之前向您汇报的,搞乡村旅游,把潮白镇挨着宁海市的这个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出来,吸引宁海人过来度周末消费,提升我们潮白镇的收益!” 这话秦正刚听过,班子其他人却都没听过。 一时间众人惊骇。 秦正刚也还是有些消化不良,迟疑道:“林骁,搞乡村旅游可是个大工程,不是几个月就能看见效果的……你确定?” 林骁坚定地点点头。 副镇长涂辉这时问:“可是高速口虽然获批了,但是正式建好,至少得两个月。没有高速加持,就算咱们把潮白镇吹得天花乱坠,短期内也不会有人过来吧?” 大家都点头附和。 林骁道:“涂镇说得没错,没有高速口确实很难引流,但我们现在要做的重点工作,也不是引流,而是要把潮白镇的旅游资源充分整合,提炼打造出来! “当务之急就是要选出几个有意思的、能吸引客人的旅游景点,重点加工包装,同时提升硬件配套设施,这样才能在高速口建成后,让游客过来有得玩、玩得好!” 秦正刚皱着眉头,在认真消化这些内容。 片刻后,他笃信问:“林骁,你在这方面有想法,就大胆去做。需要镇里配合你什么,尽管说!” 林骁点点头。 有了镇长的支持,便也大胆开口:“现在当务之急,就是要充分挖掘出16个行政村的潜力和优势。所谓乡村旅游,重点还是乡村,不是镇里。人家游客从大城市过来,看的肯定是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以及一些古朴有意思的民俗民物,而不是镇上这既不城市也不乡村的小产权房。 “镇上唯一的作用,就是能睡觉能吃饭,当然这方面也得提升,却不用投入太多精力。这是市场环境决定的,游客多了以后,自然会有人嗅着风向过来开民宿、开饭店,我们目前只要把旅游项目开发好了就行!” 秦正刚再次点头,似乎明白了。 “你的意思,是要让各村都结合实际,出一个乡村旅游的主题?” “是的!” 林骁点点头,道,“这几个月我也把16个行政村都转了一下,觉得还是有很多内容可以挖掘的。比如上关村的老鸭山和温泉,风景特别好,而且是原生态。城里人都很喜欢这种,找个开发商建个度假酒店什么,绝对不愁客源。 “再比如贾家村,有一片保存得很好的老房子,都是标准的徽派建筑。就是路有点破,房子也都年久失修,如果整体修缮一下,再把古村内部的路精修一下,是个很有意思的古村旅游景点。 “再比如下关村的窑炉,历史有上百年了吧!在镇上永丰、东源两家陶瓷厂建起来之前,下关村每年做出来的杯盘碗碟,几乎包圆了潮白镇几万人的日常用度。现在那窑炉还没关,如果做个创意陶瓷工坊,也很有意思……” 林骁彻底打开话匣子,一顿输出,几乎把16个行政村都顺利找到了旅游开发方向。 今天的班子扩大会,16个村的村支书和大学生村官也在。 满满一屋子,听得瞠目结舌。 完全没想到大家眼里的破村烂路,在林副镇长眼里,竟然都是未经雕琢的璞玉、风尘覆面的宝贝! 尤其是几个大学生村官,此刻无不是听得热血沸腾、兴致昂扬。 他们走出校门、驻扎农村,也都是带着建设乡村的宏大理想和满腔抱负的。 可是真到了村子里。 才发现现实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好,甚至要残酷很多! 别说建设乡村了,光是帮村民们解决一些家长里短、鸡毛蒜皮的小事,就已经精疲力尽,理想和抱负早在农村的旱厕里捏着鼻子憋回了腹中。 如今旱厕已经全部取缔,但其他琐碎事务却一桩接一桩。 可现在,听着林骁一番慷慨激昂地畅想,几个年轻村官的眼神又顿时振奋了起来。 然而这时,有人很不合时宜地浇了一盆凉水。 “林镇,你想得都非常好,但我就一个问题!” 贾明路表情严肃,不带任何一丝挑事和嘲讽,正色道,“就你说的这些旅游项目开发、农村基础设施提升,村村落实下来都得百十来万吧……钱从哪儿来?” 一屋振奋,戛然而止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