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1章制度新变-《隋末我为王之白甲起辽东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,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。

    周武王灭商,实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分封制,大肆分封诸侯,加强对地方的控制。

   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鉴于分封诸侯带来的离心力太大,不利于国家的统一,同时也有利于将事权和人才选拔权力收归中央,于是实行郡县制。

    郡县制经过数百年的发展,先后演变成州郡县制和州县制这两种变体,不过他们实质上还是郡县制。隋炀帝登基之后,对天下的州县进行了省并,重新改名为郡县制。

    不过在县级以下,仍旧沿用旧制,实行乡里制度,在边关要隘,则设立镇戍。贺若怀心有心在政治制度上进行一定的革新,有着后世思维的他比任何人都明白,政府的行政效率的高低,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密切相关。

    后世的贺若怀心在读大学时,曾经对古代的的政治制度有过研究,当时因为太喜欢大学里政治制度史教授的课,没少逃自己本专业的课。

    在古代的政治制度上,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,元代的政治制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,尤其是在地方上行省制的建立,可以说具有破旧立新的爆炸性效果,甚至深深影响了后世的地方制度,开省制的滥觞。

    贺若怀心对元代也有自己的偏好,在他认为,元代最起码在几个方面可以说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。

    其一是大规模的西征,极大的拓展了疆域,甚至将后世的欧洲东部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,虽说后来蒙古帝国崩溃,但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几大汗国先后掌控欧亚大部分领土,是不争的事实。

    其二是行省制的建立,开创了行省这一新的地方行政制度,不仅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,而且提高了行政效率。

    其三,是遍及欧亚的邮驿制度的建立,让广阔的领土之间往来迅捷,不仅缩短了时间,同时,也有利于朝廷对地方的管辖和掌控。

    其实贺若怀心在主政辽东之后,许多行政的事情上一直在有意识地学习元朝,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普及,但是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将一些制度提前布局。
    第(1/3)页